互聯(lián)網營銷序---互聯(lián)網思維
2014年開始,關店大潮開啟,聽到的最多一句話就是生意難做。各大品牌實體店累計關店幾十到幾百家不等。上面&給的統(tǒng)一解釋為:市場飽和。
市場真飽和了嗎?不妨往深考慮一步,同年微商火起來了,O2O也如同雨后春筍,2015年眾籌風興起,各創(chuàng)新型公司異軍突起。 市場飽和嗎?
傳統(tǒng)店面走下坡路,個人認為原因只有一個------思維。不是不跟而是跟的太慢。由馬豆芽的淘寶和天貓的銷量數據就能看出來,許多實體的一年銷量都不如淘寶的雙十一一天,所以轉型互聯(lián)網+是企業(yè)的必經之路。
說到互聯(lián)網營銷,不得不說的是互聯(lián)網思維,關于互聯(lián)網思維各有各的理解,但是,總結各種案例,不外乎兩種:1.用戶營銷產品。2.用戶產品營銷。
兩種思維放到第一位的都是用戶----人是一切的根本。有了人,才會有需求,有了需求,才會產生消費。
這里說的是用戶,而不是客戶。那么,兩者有什么區(qū)別呢?比方說我家買了一臺電視機,我姐姐,姐夫,老媽來我家都會使用,那么我就屬于這臺電視機廠家的客戶,剩下的人就是廠家的用戶??赡苣奶煊心奈慌笥言谖壹铱措娨?,感覺電視機不錯,也買了一臺,這樣就由用戶轉變?yōu)榭蛻?,現在所提倡的體驗式營銷與這類似?;ヂ?lián)網興起之前,客戶是上帝口號已經爛大街了,實際是客戶是二貨?;ヂ?lián)網的興起,真正做到的應該是用戶是上帝。
再就是產品或者營銷,個人是比較傾向于產品的,創(chuàng)業(yè)嘛,要么是:這個東西能賺錢,我要干。要么是:這個東西我喜歡,我要做。要么是:這個東西我喜歡,也能賺錢,我要做。我屬于第三種,先選定一個自己想要做的事業(yè),這樣才能堅持。
第三是營銷,這里說的是營銷,而不是銷售,銷售是把產品賣個客戶,營銷是想辦法讓客戶買你東西,并且成為你的忠實用戶,也就是粉絲,粉絲的作用:第一,深度挖掘需求,第二,產生重復消費,做的足夠好之后,用現有粉絲,可能能搭建出來一個品牌。顧客的消費習慣,第一次消費,同等價格和質量的前提下,去購買品牌比較大的。如果行業(yè)沒有太大的龍頭,優(yōu)先選擇印象深的,或者是服務,或者是產品質量,或者朋友介紹等等。
總之互聯(lián)網思維的核心就是先圈人,后圈產品,再掙錢,積累用戶最常用的方法是,把一款或者N款產品,降到最低價甚至賠錢去賣,吸引大量用戶,然后靠一個爆款或者增值服務去做利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