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 : 2011-12-09 10:03:26 來源 : 金站網 瀏覽次數(shù) :
從郭美美炫富事件到“7·23”溫州動車事故,再到小悅悅等新聞熱點事件的廣泛傳播,社會媒體的作用已經不可小覷。美國互聯(lián)網社會學家StephanieSchwab近日發(fā)表的《2011年社會化媒體5大趨勢》一文中這樣寫道:“在Facebook上,人們開始大量刪除商戶賬號,只保留真正的好友,只評論或分享真正有料的東西。”
這是一個信號,社交媒體正在“祛除噪音”,力求成為新的新聞工具。近期,人人網便與全國32家主流媒體共同推出“人人網羅2011·年終盤點”,由人人網用戶自行投票,各大媒體盤點、匯總,共同評選出2011年十大事件、十大流行體和十大名人。
2011年終盤點揭曉
信息與資訊的傳播模式已經不再是從少數(shù)到大眾,而是從大眾到少數(shù)。美國互聯(lián)網社會學家StephanieSchwab撰文分析,“將來,互聯(lián)網上的用戶會變得更加聰明、理智,他們會創(chuàng)造出更多自己的話題。”
這讓眾多社交媒體不禁自問:它會戰(zhàn)勝微博成為新聞工具嗎?在收集新聞方面,如何保證內容有足夠的競爭力以及內容的合法性?
12月5日,由人人網攜手全國32家傳統(tǒng)、主流媒體共同推出的“人人網羅2011·年終盤點”評選結果正式揭曉,該活動共票選出2011年最具關注度的,如動車追尾、小悅悅等十大事件;咆哮體、校長撐腰體等十大流行體;以及喬布斯、炫苦哥等十大名人。
而據(jù)國內最大的社會化分享工具提供商JiaThis發(fā)布的《10月社會化分享排行數(shù)據(jù)報告》顯示,分享量排13的媒體波動很頻繁,當月人人網、Qzone空間分享量上升較快。尤其是當月中下旬左右,“小悅悅”、“卡扎菲”等熱詞分享量也比往常高出3000%以上。
顯然,注意力就是經濟。“SNS社交媒體相比電視媒體或其他互聯(lián)網平臺,可衡量性更高———這絕不僅僅停留于廣告的曝光和點擊,還包括用戶之間的口碑傳播,以及粉絲的價值。”人人公司首席營銷官江志強表示,“廣告主們更習慣于用CPM,CPC這些看得見的數(shù)字來衡量ROI,他們會詢問口碑傳播的價值到底在哪里?”
社交網站的狂飆運動
尼爾森(Nielsen)最新發(fā)布報告稱,目前社交網站和博客占據(jù)了美國網民的大部分上網時間,這個比例接近25%。而在全球10大互聯(lián)網市場上,超過75%的活躍網民使用社交網絡和博客?;钴S網民(每天上網)有五分之四會訪問社交網站,當中,70%的活躍成年社交網民會網上購物,53%的活躍成年社交網民會關注一個品牌。更為稱奇的是,美國輕博客運營商Tumblr的受眾在過去一年內翻了三倍。
而在中國,Tumblr的效仿者也正磨刀霍霍:4月7日,點點網公測;5月5日,盛大改版后推他公測;7月18日,新浪Qing公測;7月21日,人人網人人小站公測;9月初網易Lofter公測,9月15日,鳳凰快博公測……
中國版的T um blr根據(jù)自己的特點,為其畫上不同的臉譜。譬如,人人小站將核心用戶定位于精英白領和那些尚在大學的“準白領”們。因為中國版的Facebook們過于游戲化,而中國版itter又過于八卦,而人人網擁有過億用戶,以白領和大學生為主要群體,對內容的品質有較高追求。
采寫:南都記者 肖昕